
新闻动态
长影厂的精彩故事正是新中国历史的一部分,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真实体现。今天,我们要聊聊几位长影厂的老演员,他们都还活着,尽管年龄渐长,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们的经历。
叶琳琅(1932年1月出生)
她在南京的明德女子教会学校求学时,主动放弃了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的学位,选择进入了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,如今的北京电影学院,成为了新中国最早接受系统表演教育的演员之一。
毕业后,她最初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,短短两年便调入了长影厂,随后开启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演艺生涯。几个月后,她便在《如此多情》中饰演了傅萍,开始了自己的重要角色之旅。
展开剩余91%叶琳琅因在反特题材片中塑造复杂的反派角色而声名显赫,比如《虎穴追踪》中的资丽萍和《铁道卫士》中的王曼丽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她拥有极强的可塑性,之后不断接到拍摄《小字辈》《笑逐颜开》《不该发生的故事》《血色清晨》《雾野》等多部作品的机会,虽然大多饰演小角色,但她在每次创作中都倾注了全部热情。
年纪渐长后,她逐渐变换形象,参与拍摄《离婚合同》《咱爸咱妈》《女人泪》《梅艳芳菲》等作品。76岁时,受名导演李少红的邀请,她在新版《红楼梦》中饰演刘姥姥,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广泛赞誉。
在生活中,叶琳琅的举止温文尔雅,性格和蔼。如今93岁的她虽已坐上轮椅,但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贺小书(1933年11月21日出生)
贺小书是长影厂中四朵金花之一,以塑造反差明显的角色和细腻深邃的表演风格著称。在影片《被爱情遗忘的角落》中,饰演农村妇女菱花,赢得了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。
与叶琳琅同年入厂的她,在《国庆十点钟》《工地青年》《特别快车》《金光大道》等20多部影片中都展现了多样的角色,还为《罗马十一时》《姊妹》《爱情的传说》等十余部译制片配音。
上世纪70年代中期,她与丈夫李亚林调入峨眉电影制片厂,参与了《枫》《街上流行红裙子》《井》等多部重要作品的演出。在1988年失去了丈夫后,她选择单身,逐渐淡出银幕,偶尔参与电影活动。
陈学洁(1943年2月5日出生)
吉林长春出身于医学世家,从小对电影有着无比的热情。她16岁时被长影厂录取为演员,电影之路由此开启。18岁时,在《达吉和她的父亲》中崭露头角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导演王家乙曾在运动场上偶然发现了她,健康的气质和眼神中的忧郁让他一眼看中,认为她就是彝族少女“达吉”的最佳人选。陈学洁不负众望,以质朴的演技展现了少女内心的矛盾,影片也因此大获成功,令她成名。
之后,她相继出演《两家人》《路考》《艳阳天》《特快列车》等作品。1974年,她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,毕业后她回到长影,参与了《血沃中华》《排球之花》和独立执导了多部作品,继续在影视创作中传达对少数民族与年轻人文情的关注。
卢桂兰(1941年3月9日出生)
她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,1959年开始了演艺生涯。在哈尔滨参加全国运动会时被导演武兆堤发掘,邀她出演体育片《冰上姐妹》,饰演女主角丁淑萍。尽管缺乏表演经验,但凭借清新的气质与滑冰特长,她得以成功塑造角色。
影片一经上映好评如潮,卢桂兰于是加入了长影厂,走上了演艺之路,参与了《冬梅》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《女跳水队员》《特快列车》等多部影视作品。
1978年,在丁笑宜的推荐下,她调入北影厂,参演了《女交通员》《暗礁》《报童》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等作品。2017年,卢桂兰获得第16届金凤凰奖最佳特别荣誉奖,肯定了她对电影艺术的终身贡献。
经历过两段婚姻的她,第一任丈夫沈大成也是演员,1970年因跳楼而去世,卢桂兰在此后独自抚养幼子,再婚后家庭幸福,晚年生活安稳。
李瑛(1936年6月出生)
河北沧州人,幼年随家人迁居沈阳,15岁便进入工厂担任会计。1958年,长影厂在沈阳招考演员,凭借一张报名照便被认定为珍贵人才。
在《冰雪金达莱》中,她扮演的女游击队员赵敏成为了女主角的精神引导者。此外在《创业》中,她用东北方言演绎了油田家庭的奉献精神,和《吉鸿昌》中表达了家国情怀。
在六、七十年代,她虽多次与主角擦肩而过,但依然保持豁达的心态。李瑛总结道:“能演主角是运气,做配角是本分。”她的配角经历没有中断,后期定居沈阳,鲜少公开露面。
自她在长影探索演艺生涯的60多年中,不乏对时光的感慨与珍惜,并始终保持乐观态度。
赵文瑜
中学毕业后,她进入了长影厂的演员训练班,每天早起练习基本功。经过两年扎实的学习,她因表现出色留在长影演员剧团,参演了数部影片,却未能迅速成名。
几年后,在《英雄儿女》中,她饰演了朝鲜族姑娘朴贞子,为了更好贴合角色亲自体验生活,虽然不是主角,但她的戏份也颇为重要。
拍摄时,赵文瑜凭借深入的理解和刻画,将朴贞子刻画得十分生动,尤其是在冰河中抬担架的戏份,她坚定的眼神令人难以忘怀。此后,她逐渐站稳了脚跟,出演了多部影视作品。
90年代以后,她将重心转向电视剧,与《今冬不言情》《兄弟姐妹》《趟过女人河的男人》《大清盐商》等剧相继合作。因人气不足,近年淡出演艺圈,把更多时间与家人相处。如今84岁,她状态依然优雅。
贺高英(1927年出生)
她被誉为“中国银幕第一女特务”,在《钢铁战士》中成功塑造了国民党情报人员的角色,留下了银幕上著名的女特务形象。
贺高英从少年时期便开始学习表演,21岁时被上海清华影业公司选中,正式成为演员,早期参与拍摄了多部话剧。
1953年,她调入北京电影演员剧团,之后再度回到长影,后转入成都军区战旗话剧团,专注于话剧导演与表演。即使在特殊时期,她依然坚韧不拔,熬过了艰难的岁月。
经历了动荡,她放弃了表演事业,转而投入写作,以军旅诗人的身份活跃,至今97岁仍然健在。
张健佑(1933年12月3日出生)
他16岁考入东北青年文艺工作团,随后进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,最初负责配音工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正式成为长影的一员,创造了许多朴实坚韧的革命青年形象。
从《丰收》中的小王,到《烽火列车》和《上甘岭》等多部作品中,他虽常饰小角色,但都展现了鲜活的个性。
1963年,他转向幕后参与创作,虽然经历了一段低谷,70年代中期,他以副导演的身份参与制作电影《伐木人》,开始向导演转型,执导了多部作品。
80年代中期,他与妻子南下深圳成立影业公司,专注幕后创作,慢慢淡出公众视野,过上了宁静的晚年生活。
对于这些依然健在的长影老演员,你有什么想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与我们一起分享!
发布于:山东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365beat怎么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